480 三星期时间,冲刺《自然》!(求订阅)-《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第(1/3)页

    接下来,田晴汇报了自己的工作。

    她近期主要基于许秋投稿《科学》文章中的底电池、顶电池有效层材料,设计了若干种传输层组合下的有机光伏叠层器件,初步探索叠层器件的器件结构与界面电荷复合之间的关系,目前并没有什么进展。

    这回田晴实验上进展缓慢是可以理解的。

    因此这次的实验涉及到一种新的CELIV测试方法,她也是一边学习一边实践的。

    理论方面的研究和解释,主要将由芬兰Ronald团队进行。

    许秋这两周几乎没有做实验,专心码了两周的文章。

    之前缺少的实验数据,NIM第三方检测的数据,已经由莫文琳到京城送样得到,光源数据,是在上周四测好的。

    现在数据已经齐全,文章也已经撰写完成。

    因此,在上周日的时候,两篇文章被相继投出。

    其中,一篇是Y2体系,投了AM。

    另一篇是Y3-Y5体系,投了EES。

    之所以这篇选择投EES,单纯是因为许秋好久没有投这个期刊了,索性就去投了一篇。

    AM、JACS、EES、NC这几个材料领域的一区顶刊,也要雨露均沾嘛,当然,NC就算了,有些太贵了。

    而且,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许秋手上并没有EES的一作文章,倒是有一篇和学妹一起共一的EES,不过他是排在第二位作者的。

    随后,许秋代韩嘉莹、邬胜男汇报了她们的部分实验结果。

    首先,学妹合成出来了L2、L6、S1两种给体材料,并基于这三种给体材料制备了有机光伏电池,器件性能基本重复出来了文献中的结果。

    同时,学妹还按照许秋的指示,对L2、L6材料进行改性,开发出了包括L2-F、L6-Cl等在内的若干种给体材料。

    客观上来讲,韩嘉莹仅花费了大约两周的时间,就把这些新的材料都给肝了出来,工作效率确实很高。

    究其原因,一方面,有了L2、L6,再去开发L2-F、L6-Cl这些新材料的话,就容易许多。

    因为优化的位点都是在BDT单元上,而氟取代或者氯取代的BDT单元是有现成材料的,不需要重新合成,所以相当于只用另外投一个Stille偶合反应即可。

    另一方面,现在韩嘉莹长期专攻聚合物给体材料的合成,对给体材料的合成功底已经非常深厚,再加上应用了可以缩短反应时间的微波反应器,还有徐心洁这个本科生小帮手,学妹的工作效率得以大大的提升。

    原先投一个聚合反应,从投出反应到拿到产物,可能需要拖一周时间,现在速度快的话,最快两天就可以搞定。

    投反应1小时,反应时间8-12小时,甲醇、丙酮、正己烷索氏提取12小时,氯仿索氏提取12小时,真空烘干3小时,其他杂七杂八的事情花费8-12小时,共计48小时左右。

    不过,虽然材料是拿到手了,但还效率数据还没有做全,只有一个初步摸索的结果。

    其中,L6-Cl和非Y系列受体IDIC-4F材料结合,最高效率13.87%,已经超过了原先的H4:IDIC-4F的体系。

    学妹并没有来得及将L6-Cl等给体材料与Y系列受体结合,制备器件。

    因为在现实中做器件还是比较麻烦的,不可能像许秋那样,直接开挂,批量化把所有体系都同步摸索一遍。

    所以研究者在模仿其他人的时候,通常会优先找结构类似的体系进行尝试,也就是所谓的控制变量法,讲求一个循序渐进。

    不然,没有参照的话,最终效率不管是涨了还是跌了,都不好解释。

    另外,博后学姐这两周来,基本上也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帮许秋合成新的系列材料上了。

    毕竟,她之前近似的从许秋这边“白嫖”了两篇高档次文章,肯定是要还的,代价就是帮忙干活。

    最终,博后学姐开发出来了包括Y11-Y20等在内的一系列Y系列受体材料,一共有十数种,每种差不多有50-100毫克的产量。

    和学妹类似,博后学姐也只进行了初步的器件性能摸索。

    不过,拿到手的结果却让她惊了个呆。

    性能最佳的H4:Y18体系,效率居然有16.57%!

    H4:Y20体系的性能次之,效率也有16.50%!

    之所以性能最佳的是Y18,而非许秋模拟实验室中得到的Y20,可能主要是因为博后学姐的重复性实验不足,数据波动性比较大。

    当时,邬胜男看到热腾腾刚出炉的16.57%数据,暗自庆幸,还好自己之前14%的体系没有贪《自然》大子刊,不然估计得埋在自己的手里。

    看现在这个情况,二元单结体系,有接近17%的效率,一篇《自然》大子刊肯定是没跑了,甚至还有一定的几率,能够再次冲击一篇CNS。

    邬胜男不禁感慨,许秋上篇《科学》投出去也没过多久吧,现在居然就又有一个新的体系能够达到CNS的门槛。

    为什么我就想不到这样去优化呢?

    为什么我想到的优化就是“反向优化”?

    博后学姐陷入了短暂的自我怀疑,不过她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

    因为按照她对许秋的了解,肯定不会亏待自己的,有道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许秋吃肉,她喝口汤,多混几篇AM之类的文章,也可以满足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