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少年游 第二百零七章 宴饮说朝局-《天心印》


    第(2/3)页

    游离知道自家师兄其实不爱喝酒,而且酒量差,便给了他一个眼神,示意他少喝点。

    邢阳生哈哈大笑:“说起来还得感谢在哥你呀,当年小弟穷困落魄,在京城喝到的第一顿酒还是你给请的。此恩小弟可一直记着呢。”

    “你就是这么报恩的?”刘在白了他一眼,见翟碧青也朝自己使眼色,转而正色道,“京城有消息没?”

    “正式消息还没传达。吕相先传来一份密信,说政事堂内吵得不可开交,官家的态度又十分模糊,是以迟迟未有结论。”邢阳生说道。

    “这个倒没什么意外的。”刘在吃了一口菜,又问道,“怎么个吵法?”

    “还能怎么吵?孔相认为是我从中作梗搞事情,坚持要按原来的方案走,说是没有道理再横生枝节,然后就是兹事体大、国策岂可如同儿戏轻易更改之类的老说辞。吕相则比较倾向于你提的这个方案,毕竟是我报上去的嘛。据吕相说,朝中曾也有人提出过类似的方案,只不过被孔相压下来了,所以没有能呈报给官家作参考。他老人家事后得知,简直气得不轻。”邢阳生抓了一把炒花生,一粒一粒地往嘴里扔着。

    “那么,依你所见,新方案能否通过呢?”翟碧青问道。

    “这个难说了。以我对两位宰相的了解,多半是针锋相对,吵不出什么结果的,最终还是得看官家的态度。说起来,我这辈子只有殿试的时候远远见过官家一面,可不敢妄自揣摩圣意。要说对官家的了解,碧青仙子还是得问在哥。”邢阳生一边说着,一边朝刘在努嘴。

    刘在沉吟片时,直接给出了自己的推测:“以我对官家的了解,他老人家应当会支持这个方案的。我一开始还奇怪,按说这个方案并不难想到,为何朝廷没有想到。听你这么一说,官家从始至终都没见到,那就不难理解了。”

    翟碧青有点不放心,追问道:“你这么推断的理由是什么?”

    “我在武德司当值时,需要巡弋皇宫内禁,所以经常有机会接触到官家。”刘在酒力有些上涌,只得放慢语速,娓娓说道,“你们也知道,他老人家在位已逾三十年,算起来今年正好是七十七岁的喜寿之年。你们说,到了他这个岁数,最在意的是什么?”

    “老当益壮?”翟弼清突然开口道。

    翟碧青闻言,直接赏了他一个栗暴,“小小年纪,脑子里都想些什么呢?一天天的就想着跟你舅舅瞎混,不学好。”

    翟弼清捂着肿胀的后脑勺,涨红了脸。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方怀远解围道:“刘前辈,难道那位皇帝龙体有恙?”

    邢阳生闻言,收起了那份吊儿郎当,正襟危坐地看向刘在。

    刘在见状,笑道:“凡人到了他这岁数,身体多少会有些毛病,但你们也别忘了,京城最不缺的就是各类仙家丹药了,他老人家精气神好着呢。我的意思是,他作为一位守成之主,不仅让大随的国力更上一层楼,更是开疆拓土,增加了安西路七州之地,也算得上一世雄主了。该有的成就都有了,接下来最大的心病,自然就是大随国祚的延续了。”

    刘在这番话并没有完全挑明,但他相信在座的几位主事之人肯定都懂。至于三个年轻人,至少自家师弟肯定是能明白的。

    果然,游离见翟弼清眉头紧锁,便轻声提醒道:“当今天下河清海晏,朝野上下政通人和,那么对朝廷来说,如果说还有什么威胁的话,你觉得会来自哪里?”

    “哦,我知道了,是修行界!”翟弼清恍然大悟。

    其余人都投来称赞的目光,邢阳生更是扼腕道:“唉,话说当年我怎么就有眼不识泰山,一门心思地想着去考科举呢?如果当年能早点开窍,现在当你师弟的应该是我才对!”

    “少贫嘴。”刘在淡然道,心里却颇为自得,这小子果然还是挺给自己长脸的嘛。

    “如此一来,趁着安西路各家本土门派的势力还很弱小,朝廷来正好诱之以利,借机拉拢一番,以稳住边境局势。”翟碧青同样给儿子分析道。

    翟弼清倒也没觉得有什么可难为情的,很自然地连连点头,努力消化着这些信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