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开太平-《北魏天骄》


    第(2/3)页

    苏绰讲的很有道理,政策这东西,从来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很多在中枢设计好的利国利民的政策,到了下头执行层面,就全变味了,这种问题很难避免,因为基层组织的执行缺乏必要的监督。

    如果进行监督,那又面临着两个套娃式的问题,监督基层的人靠谁监督?监督工作的费用从哪出?

    嗯...后世的明代有一个很经典的监督问题,科道监督各部官员,锦衣卫暗中监督科道官员,东厂监督锦衣卫,西厂监督东厂。

    如此往复,无穷尽也。

    而且每设置一层监督机构,人力、财力的损耗都是指数上升的。

    以南北朝时期的生产力条件和通讯条件,想要让政策不变味,那就只有一个笨方法,慢慢来。

    这个月落实一个郡的货币兑换,下个月落实另一个郡的,直到全国境内的所有道、郡都落实完毕,急是急不得的。

    因是宫廷观赏湖的原因,未央宫内的沧池水,哪怕是春寒料峭之时,也有宫人捣冰,池水苍苍,观之令人心旷神怡。

    “这沧池典故,众卿可有谁知晓啊,给朕讲讲。”

    皇帝看似漫不经心,即兴而问的问题,却让众臣们的心揪了起来。

    见皇帝背对着他们,正对着一片通透的碧青色沧池水出神,一番眼神交换后,还是中书令苏绰轻咳了一声,率先说道。

    “《三辅黄图》载:未央宫有沧池,言池水苍色,故曰沧池。池中有渐台,王莽...死...於此。”

    气氛顿时尴尬了起来,在活着皇帝面前告诉他,您屁股底下坐着的台子,就是王莽的死地,实在是不太吉利。

    “王莽...”

    元冠受顿了顿,这位疑似穿越者的前辈,无疑是所有穿越者都必须汲取经验教训的对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