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此话一出所有人瞪大双眼,互相看看都觉得不可思议。 尽管之前听到徐卫青说刘鸿文很年轻,可没想到他连三十岁都不到,这么年轻就设计出了应龙号,着实让下面这帮老家伙汗颜。 “这些天想来大家对图纸应该都熟悉了吧,有没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我们在没开始前搞明白。” 听到这话下面的人群突然有一阵骚动,最后还是徐卫青把问题问了出来。 “刘工,你给我们的设计图我们是看的明白的,就是一些结构的强度要求太高了,我们根本找不到适合的材料啊。” “材料的问题我会解决,所有的原材料我都会加工好给到你们,你们只要负责各个环节的质量把控,保证制造出来的东西符合图纸设计的标准就行了。” “还有一个问题,刘工我想知道我们这次制造的应龙号排水量有多少吨啊?我们没看到具体的标注,自行核算了好几次答案都不太一样。” 说到这里徐卫青和身旁的几个人脸色都变得有些奇怪起来。 一群大佬算个排水量,每个人算的结果都不一样,这说出去有点丢人了。 刘鸿文没想到他们会对这个感兴趣,本来是准备等下水了再告诉他们的,不过既然问了自己也不好藏着掖着了。 “应龙号的标准排水量应该在2万余吨。” “啊,只有2万余吨吗?哎,不对啊,余吨?余多少吨啊?” “不太清楚,具体要看装载量,初步估计余个3、4万吨还是没问题的。” 靠,这到底是是造航母还是造驱逐舰啊! 刘鸿文不在乎他们有多惊讶,自己还要去组装流水线。 不过有这些人的帮助想来安装时间会大大缩短。 刘鸿文按照各个小组分工合作的模式,把对应小组的生产线交给他们自己安装。 都是预加工好的,只要组装起来对这帮人来说自然是个小意思,何况还有大量的造船工帮他们打下手。 前后忙活了两天一条完整的应龙号生产线已经安装完毕,站在船厂的顶端,看着下面的生产线,像是一条匍匐在地巨龙一般威武。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