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以神舟纳米战甲的速度从山城到东南沿海一个来回都用不到半个小时。 问题得到了解决。 …… 在华夏的东南海域,天空已经阴沉下去,海浪也比平时大了许多。 在国家发布了台风预警后,靠近海边的居民都已经转移到其它地方去了,不过很多渔民走的时候心里却很不是滋味。 虽然渔船已经停进了避风港,但是超17级的台风正面袭击之下避风港里的渔船也不能得到保障。 在人群撤离的时候,又有几辆车开进了台风登陆地,他们带着一堆测风速的仪器和拍摄的设备。 这是一群追风人,他们需要采集到台风第一手信息以方便气象专家去研究台风。 另外还有一批人是记者,无论是拍摄者还是采访者都是吨位很重的样子。 毕竟超强台风面前吨位小了站不住。 此时已经接近凌晨了,11月份,天气还是有点冷的。 另一边各大军区的支援已经在路上了,无数辆卡车载着子弟兵提前出发了。 “通知前车速度再快点,台风又加强了,现在直径已经超过2300公里了,中心风速超过310公里每小时了,估计会提前登陆。” 顾钧也跟着车一起前往,中部研究院研发了一些救灾设备,刚好借这个机会检验一下。 …… 刘鸿文还在地下的纳米工厂里面。 风暴指引者已经制造出来4枚了。 刘鸿文拿起了一枚,放在手上也就硬币那么大。 刘鸿文到现在都没想明白微储技术是怎么做到把东西缩到这么小的,包括战甲里面存储的那些蜂巢导弹之类的武器。 可能也正是这个特殊之处,所有用到微储技术的东西,刘鸿文即使有材料也还要额外花科技币去兑换。 不过有了这个技术,刘鸿文的心底萌发出一个广寒宫计划。 那就是去月球造一个基地。 利用微储设计先做出一个基地,等到了月球再展开。 那时候月球就真的变成自古以来就是华夏的固有领土了。 不过这些都扯远了,先把台风问题解决才是正事。 打开华夏气象局的官网,上面有台风的实时动态,此时的台风已经彻底偏离最初的预计路线绕过了岛国直奔华夏。 “哎呦,可惜了我还想台风过来给我们降降温呢,没想到它竟然不来了,也不知道哪个倒霉蛋要接收台风袭击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