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第二架六代轰-6下线-《科技兴国,从六代机起飞开始》


    第(2/3)页

    强度都好说,大不了带他们测一下就是了。

    但是时间怎么说呢?

    那就随便说一个吧。

    “关于材料的配比当时还是费了些时间的,毕竟材料强度不够后面的一切就进行不下去……”

    听到前半句葛洪微微点头,我就说新材料的研究向来复杂,需要大量的时间去论证,怎么可能短时间……

    “当时想了一个晚上,总算是把材料的问题解决了。”

    刘鸿文心想自己说一个晚上的时间应该差不多了吧!毕竟整个飞机也没用多长时间。

    一个晚上?

    这种强度的新型材料他说用了一个晚上?

    就这?还用了挺长时间的?

    是你对挺长时间有误解还是我对挺长时间有误解啊?

    葛洪觉得自己的时间观念和刘鸿文的不是一样的。

    “至于葛老说的金属强度的问题我还真不知道,这样几位跟我一起去做一下金属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试验吧。”

    说完就领着一行人踩着飞盘来到了测试金属强度的仪器面前。

    两块和机身相同的合金材料被机械臂放了进去。

    之后刘鸿文直接把数据投影在了众人面前。

    抗拉强度:1500mpa…2000mpa…5000mpa…8000mpa。

    屈服强度:1200mpa…1800mpa…4000mpa…

    看到不断跳动的数字葛洪一瞬间觉得头有点晕,这个强度的材料真的能造飞机?

    正常航空领域用的材料抗拉强度也就2000mpa左右,屈服强度更低,1500mpa就够了。

    关键是这个强度的材料普通的机械根本切割不了这个强度的合金,更别说打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了。

    葛洪突然觉得头有些晕了,一旁的林伟毅看到葛洪伸手想抓住什么以此来稳定自己颤抖的身体,赶忙伸手扶住了他,并安慰道。

    “老葛啊,不能以常人的目光看待这里的事物了,从我们进来到现在哪一样不是在我的意料之外的。”

    林伟毅知道葛洪这是自信心受到了打击,可是对于他自己来说又何尝不是呢。

    想想整个军区集全军之力,呕心沥血二十年,好不容易造出了轰-20结果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