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媒介-《来自角落的潜伏者》


    第(1/3)页

    “你能做什么?”

    “你在完成什么?”

    “你真正想要做什么?”

    “在这个年纪,人总觉得选择无限。但有时候我们其实从未真正选择过什么——有的时候,我们确实应该拼一把,做一些更具挑战、但是潜力无限的选择。”

    台上的梁自衍挥动着手臂,慷慨激昂地发表着自己耗时几天自己忍着尴尬写下来、找人反复修改呈现出的心灵鸡汤,意图用口号和大饼潜移默化的抬高自己,以此越过已经存在的大型企业,招揽年少无知的大学生。

    而在台下靠前的位置,尹慧希抱臂坐在一个摆满宣传单的空位旁,转头瞧了一眼靠着角落里俨然和大学生没两样的江卓。然后她转回去仰头看到台上,漠然地嗤了一声。

    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年头,梁自衍的生活可谓是异彩纷呈。首先是妻子李茗艾开始怀孕,各种跑医院做产检的安排哪怕有专门的保姆司机也多少需要他亲自分心。其次就是枫越公司开始第一次扩大规模和业务,首先整体搬迁到了市中心的写字楼里。相应的,梁自衍也从父亲那里得到了一套市中心的旧房,应该算是“小家庭的启动资产”。

    江卓每天都在和那无形的黑箱对弈,深夜办公室还亮着灯。梁自衍一如既往的尽量避免和江卓直接接触,偶尔会抱着警惕的目的询问尹慧希是不是给江卓布置了其他任务才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但包括尹慧希,没人知道他究竟做了什么,他也从没解释过。

    同时,李茗艾毕业后留校任教,尹慧希也结束了自己的求学生涯,获得了博士学位。

    但她没有想办法留在研究所作为研究员继续这份两头跑的工作,也没有顺利成章的就这么开始入职枫越公司:和梁自衍还有难得愿意掺和这种重大决策的李茗艾商量过后,她拿了笔启动资金单独开始创办自己的小微企业——已经走上确定道路的枫越公司不方便扩大业务范围,而新公司不同的企业性质也确实有利于他们接下来的其他规划。

    她需要一间看起来另有业务、实际上可以合法购入需要的设备,以此随意部署实验接口的独立实验室。

    虽然是出资金的一方,梁自衍甚至没有要求持有尹慧希的公司股份,也直接是给的现金而非支票或者转账。这完全是出于保险起见的考虑:

    虽然仍坚持走这条“把自己的合作伙伴和敌人大脑层面上人肉出来”的阴险道路,梁自衍还是担忧这种事会不会造成什么附加的后果。比起枫越公司和人脉相关的部分,新公司将要建立的终端其实更容易泄露真正足以称为证据的东西。

    不过毕竟也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梁自衍还是拍板决定让尹慧希完全没有合同的前提下拿着自己的钱出去单干。但这也不意味着他没有留下任何底牌——理论上,只要江卓这个人还在枫越集团办事,尹慧希就没办法另找合作者。

    仅仅一年,江卓就把那个粗浅到只能捕捉只言片语的数据分析系统改善到了极其精确宛如读心术的可怕程度。这家伙确实是实打实的天才,思维完全在另一个层面上,哪怕有完整代码试图拆解核心程序构造也无济于事,只有他本人能参透所有的调试因素。

    回到现在,这个演讲的机会完全是梁自衍凭借自己新兴青年企业家的身份想尽办法争取到的,虽然不是在他和江卓那所全国知名的母校,但也是一所不错的大学。

    正因如此,枫越公司几个和他相熟的高层——实际就是一帮大学时也唯梁自衍马首是瞻的年轻人——都有来捧场。跟来的尹慧希就纯属好奇,至于后来加入才只剩下一个边缘位置可以坐的江卓,没人知道他为什么会主动提出要到场。

    虽然只是个独角戏式的作秀宣传活动,但到底也算个不大不小的知名度里程碑,梁自衍还是热情洋溢地安排了晚上的“庆功宴”。不过比起真的有什么功劳,这个吃饭活动更倾向于交流感情的团建,连怀孕四个月的李茗艾都赏光到了场。

    梁自衍很客气,定了城里最体面的饭店。不过毕竟枫越公司到底都是一群横冲直撞的年轻人,自从包间里开了第一瓶酒之后,气氛就和路边大排档的聚餐没了区别。尤其是梁自衍很早就认识的“社会上的朋友”:张银胜其实也就三十出头,没太多文化,但社会经验差不多能比这些上了大学的多了一倍有余,全场气氛都被他张罗的相当红火。

    年轻的CEO兼董事长在掌声间俯瞰全场,目光掠过人群中的江卓,很快移开眼神,然后又瞟了一眼角落处背对着大多数人的尹慧希。他当然想过自己会被众人簇拥,但没想过同时也会伴随着这种意外的情况,于是心里短暂浮出一种奇怪的感觉。

    但这份感慨只持续了零点几秒,便被更熟悉的交际应酬套路所吞没。他弯起嘴角,露出恰到好处的笑容,继续按照早已烂熟于心的流程把所有人的注意聚拢在自己身上。

    这是他最擅长做的。
    第(1/3)页